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运动康复专业培养方案
日期: 2022-06-15 信息来源: 添加人:体育科学学院  预审人:杜文龙 点击数:

运动康复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地方体育与健康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系统掌握康复医学、人体运动科学新知识、康复诊疗新技术、运动康复及运动伤害防护新技能,会诊断评估病损、会设计康复计划、会指导康复实践,能够胜任运动康复诊疗、运动伤害防护、健身指导等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康复医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防护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体育科学和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运用运动康复技术进行骨骼肌肉损伤、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与运动伤害防护及科学健身指导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运动康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运动康复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康复医学、人体运动科学、运动伤害防护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骨骼肌肉系统损伤、慢病康复治疗与运动伤害防护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运动系统病损的康复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协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的能力。

师资结构:

运动康复系在岗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实验师1人、助教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2人,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另外,学院从安医二附院、安徽省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所聘请了5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师作为兼职教师。

近三年育人、科研方面所获荣誉:

三年获校级以上体育竞赛奖60余项;本专业专任教师三年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10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在二类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40余人次。

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人才培养以国内外先进的运动康复理念为引领,突出学生的运动系统病损评估、康复训练实践能力,强化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育人。本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包括betvictor韦德 的专业实践能力突出、产教深度融合、校内外实践教育平台完备、对外合作交流广泛等。

主干学科:体育学、康复医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物理治疗实践、运动康复体能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人体生理学实验、运动康复评定学实验、运动康复技术学实验、运动治疗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或理学学士。

友情链接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锦绣校区)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滨湖校区)合肥市金寨路327号(三孝口校区)

版权所有@betvicort伟德  皖备案号05003732号

Baidu
map